1993年,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發(fā)表了《文明的沖突》一文,引發(fā)了海內外廣泛的關注與討論。亨廷頓說:“我認為新世界的沖突根源,將不再側重意識形態(tài)或經濟,而文化將是截然分隔人類和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!彼谖恼轮袑⑷寮椅幕、伊斯蘭文化在全世界的影響視為對西方文化的威脅,指出若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文化聯(lián)手,西方文化將會非常困難。文章站在“西方中心主義”的立場,考慮西方如何應對21世紀遇到的問題。
對此湯一介寫了《評亨廷頓〈文明的沖突〉》等一系列文章,指出“文化上的不同可能引起沖突,甚至戰(zhàn)爭,但并不能認為不同就一定會引起沖突和戰(zhàn)爭”。他認為,孔子的“和而不同”提供了一條化解沖突的原則。指出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應該可以通過文化的交往與對話取得某種“共識”,這是一個由“不同”到某種意義上相互“認同”的過程。這種相互“認同”不是一方消滅另一方,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,而是在兩種不同文化中尋找交匯點,并在此基礎上推動雙方文化的發(fā)展,這正是“和”的作用。湯一介以開放的心態(tài)進一步指出,我們不應跟著亨廷頓跑,以“西方的”和“非西方的”作為文化取舍的標準,凡是對人類社會追求的“和平與發(fā)展”有利的,我們都應大力吸取!拔乙幌蛘J為,今后學術文化的發(fā)展,既不應再由西方文化統(tǒng)治世界,也不會出現(xiàn)一個文化上的‘東方中心論’,而應是東西文化的互補和相互吸收,形成一種在全球意識觀照下多元發(fā)展的新局面!
或許正是這種開放的心態(tài)和兼收并蓄的治學,讓湯一介不斷提出“和而不同”、“普遍和諧”、“內在超越”、“中國解釋學”、“新軸心時代”、“普世價值“等一系列新的哲學問題,從而推動了文化界對傳統(tǒng)哲學的討論。
事不避難
&n
大學讀兩個專業(yè)需要什么條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(qū)
時間:2024-09-23 08:0: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
時間:2024-09-23 08:0: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