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教育新聞 > 正文
2.教師不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。教師說話不注意語言技巧,或脾氣暴躁,易沖動等原因,而傷害到到本很脆弱的學生的自尊心,使學生對教師、對學校失去了好感,進而厭學。
(四)個人原因———對學習產生畏難厭棄情緒
1.適應新環(huán)境的能力較差而導致厭學。剛接觸新的教師和同學,人際關系不和諧,不能適應新環(huán)境,認為自己和這個環(huán)境格格不入,不能融入到這個新環(huán)境中。
2.沒有明確的目標,認為學習是為家長而學,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自覺性,學習態(tài)度不端正,把學習當做一種沉重的負擔。
3.缺乏意志力和克服困難的毅力,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,遇到一點挫折便退卻了。
4.來自自身因素,因為生理缺陷、自感智力低下、學習成績差、對學習缺乏自信心,產生自卑心理。
二、應對策略
面對如此繁多的原因,我認為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,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而是非常復雜的,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做出努力,可采取以下應對策略。
(一)社會方面
1.創(chuàng)造一個良性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雖然學生周圍環(huán)境燈紅酒綠,但作為教師、家長,我們要做好學生的監(jiān)護人,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(tài),培養(yǎng)其健康的思想,高尚的人格,做到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。社會也要出臺強有力的措施,確保不允許未成年人進酒吧、網(wǎng)吧等不利于他們成長的場所。
2.社區(qū)關工委要與學校加強聯(lián)系,幫助建立社區(qū)社會實踐基地,確保學生每學期有一定的時間,深入社區(qū)、了解社區(qū)、服務社區(qū)。
(二)學校方面
1.辦好家長學校,定期召開家長會。家長學校要切實承擔起培訓家長教子知識的重任,讓家長以適當?shù)姆绞饺ス芾斫逃优v究教育藝術,使孩子愿意接受家長的管理。家長會不僅要告知孩子近期的表現(xiàn),還要講給家長一些教子常識,如“怎樣培養(yǎng)孩子成才,怎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,怎樣的家長才是好家長”,和家長共商教子大計,以期獲得家長的支持,同時也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。
2.重視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。學校要經(jīng)常對學生進行價值觀、人生觀教育,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,進行形勢任務教育,提高學生的使命感、責任感,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,為他們創(chuàng)設發(fā)展空間,讓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嘗到甜頭,產生興趣,發(fā)展自身的特長。
3.多對學生進行一些耐挫折教育。&n
大學讀兩個專業(yè)需要什么條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(qū)
時間:2024-09-23 08:0: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
時間:2024-09-23 08:0: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