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廣東高考 > 正文
高考填志愿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,是個人職業(yè)發(fā)展的關(guān)鍵起點,是進入職業(yè)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,是設(shè)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。本文幫大家介紹了關(guān)于廣州市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及排名數(shù)據(jù),希望大家在填報志愿的適合關(guān)注廣東廣州市本科理工類大學的適合有幫助。
廣東廣州市的本科理工類大學具體名單及排名如下:廣東工業(yè)大學、廣州航海學院、廣州軟件學院、廣東白云學院、廣州華立學院、廣州城市理工學院。
1、廣州市所有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
大學名稱 | 大學層次 | 大學分類 | 是否211 | 是否985 | 是否雙一流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航海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軟件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東白云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華立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2、廣州市所在的省份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
大學名稱 | 大學層次 | 大學分類 | 是否211 | 是否985 | 是否雙一流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(深圳) | 本科 | 理工 | 是 | 是 | 是 |
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深圳技術(shù)大學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東莞理工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佛山科學技術(shù)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航海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軟件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東白云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東莞城市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華立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東東軟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否 |
南方科技大學 | 本科 | 理工 | 否 | 否 | 是 |
廣東工業(yè)大學:廣東工業(yè)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、工理經(jīng)管文法藝結(jié)合、多科性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展的省屬重點大學、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(shè)高校,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,1995年由原廣東工學院、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(shè)學院(東院)合并組建而成。2021年躋身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世界高校400強,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大陸高校35-50名。U.S.News2021世界大學工程學排行榜內(nèi)地排名第39位、世界排名第166位。學校本部坐落于中國南方名城廣州,擁有大學城、東風路、龍洞、番禺、沙河、揭陽等多個校區(qū),校園占地總面積4200余畝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。目前,學校共設(shè)有21個學院、4個公共課教學部(中心)、2個研究院。擁有博士后。
廣州航海學院:廣州航海學院簡介(2021年9月更新) 廣州航海學院創(chuàng)辦于1964年,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辦普通本科院校,是華南地區(qū)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,廣東省“文明校園”單位,廣東省“沖補強”計劃“強特色”建設(shè)高校,廣東省基層人民武裝部建設(shè)省級試點單位,連續(xù)六年榮獲廣東省“征兵工作先進單位”;是國際海事組織認可的航海院校,我國華南地區(qū)航運業(yè)高級人才重要的培養(yǎng)基地,被譽為“航海家的搖籃”。 2018年,廣東省委、廣州市委明確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基礎(chǔ)籌建廣州交通大學。2021年4月,廣州交通大學建設(shè)項目立項獲廣州市發(fā)改委正式批準。2021年5月廣州市政府公布的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明確提出:。
廣州軟件學院:廣州軟件學院成立于2002年,2006年開始實施本科層次的學歷教育,前身為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。2020年12月,經(jīng)教育部批準,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,轉(zhuǎn)設(shè)更名為廣州軟件學院。學校董事長梁冠軍先生是美國著名僑領(lǐng)、華裔知名實業(yè)家、中華海外聯(lián)誼會副會長、中國僑聯(lián)顧問、中國和平統(tǒng)一促進會常務理事、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(lián)合總會主席。學校地處廣州中新知識城北延區(qū)域的從化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高技術(shù)產(chǎn)業(yè)園內(nèi),廣州地鐵14號線太平站就在校門口,交通便利。學校是廣東省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示范學校、國家科學技術(shù)部備案的眾創(chuàng)空間、廣東省和廣州市“眾創(chuàng)空間”、廣東省和廣州市兩級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(gòu)、廣州市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(孵化)示范基地。
廣東白云學院:廣東白云學院是廣東省屬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。面向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廣西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海南、江蘇、貴州、安徽、新疆等13個。ㄗ灾螀^(qū))招生。學校前身是謝可滔先生于1989年創(chuàng)辦的廣州白云應用技術(shù)學校,1999年經(jīng)教育部批準成立白云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,2001年更名為廣東白云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,2005年升格為本科并更名為廣東白云學院,2009年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(quán)點評審,2011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,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。學,F(xiàn)有兩個校區(qū),均坐落在廣州市白云區(qū)。其中,西校區(qū)位于江高鎮(zhèn);北校區(qū)為新建校區(qū),位于廣州第二大學城(又稱鐘落潭高校園區(qū))。兩個校。
廣州華立學院:廣州華立學院(原廣東工業(yè)大學華立學院)建于1999年,2004年經(jīng)教育部批準,成為廣東省第一批獨立學院,全面實施本科教育。2021年經(jīng)教育部同意,轉(zhuǎn)設(shè)為廣州華立學院。學,F(xiàn)有廣州增城和江門銀湖灣兩個校區(qū),校園占地近2000畝,開設(shè)了37個本科專業(yè),共有9個二級教學單位,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300余人,是一所以工為主,工、經(jīng)、管、文、醫(yī)、藝術(shù)、教育類、海洋類等學科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展,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率位居省內(nèi)高校前列的應用型本科大學。校園環(huán)境:學校坐落于美麗的增江河畔,中西合璧的現(xiàn)代化建筑群,古今名人雕塑點綴屹立,人文氣息濃厚。綠波蕩漾的華立湖,連綿飄香的荔枝林,適合林中漫步的湖邊綠道,綠樹成蔭,鳥。
廣州城市理工學院:廣州城市理工學院(原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)是經(jīng)教育部批準設(shè)立的一所以工科為主,經(jīng)濟、管理、文學、理學、藝術(shù)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展的多科性應用型大學。2006年由廣州云峰企業(yè)、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創(chuàng)辦,2021年經(jīng)教育部審批同意學校轉(zhuǎn)設(shè)為廣州城市理工學院,系獨立設(shè)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。學校是廣東省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示范學校、廣州市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試點學校、中國第一所IACBE國際商科認證大學。辦學條件學校位于粵港澳大灣區(qū)的廣州市花都區(qū),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優(yōu)越。校園依山傍水,綠樹成蔭,百花爭艷,是讀書治學的清雅之地。學校占地面積1753畝,建有14個實驗中心,包括5個基礎(chǔ)實驗中心和9個專業(yè)實驗中心,268個。
年份 | 大學名稱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97 | 23738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78 | 39809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71 | 46821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70 | 47693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70 | 47737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68 | 50227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66 | 51574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64 | 53976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62 | 56191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8 | 61021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5 | 64111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4 | 65738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3 | 67197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48 | 73297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47 | 74549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37 | 18068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30 | 97623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23 | 25530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12 | 32116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12 | 123465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9 | 128180 |
2022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8 | 34891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6 | 132587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5 | 134636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4 | 136438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2 | 139442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1 | 39981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1 | 140220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0 | 41126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99 | 143371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98 | 42602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95 | 45100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94 | 45860 |
2022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94 | 152283 |
2022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92 | 155359 |
2022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92 | 155557 |
2022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9 | 160042 |
2022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82 | 56524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8 | 195291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8 | 195398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5 | 200441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4 | 201590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2 | 204413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1 | 206161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9 | 209752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57 | 80672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7 | 212604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7 | 213752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5 | 216617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3 | 219834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3 | 220089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49 | 225697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43 | 94187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42 | 95707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38 | 99393 |
2022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37 | 100950 |
2022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37 | 101002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8 | 60886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57 | 61971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53 | 17384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49 | 70693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38 | 83161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35 | 87707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31 | 28680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30 | 29246 |
2021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16 | 38860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9 | 43413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7 | 45269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3 | 129512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1 | 49522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501 | 49540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500 | 133161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99 | 134584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97 | 52398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9 | 149708 |
2021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88 | 60221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86 | 61632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6 | 153456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6 | 153867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3 | 157580 |
2021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80 | 161505 |
2021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79 | 163114 |
2021 |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78 | 164807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76 | 167520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63 | 81472 |
2021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63 | 81205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62 | 82285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62 | 82449 |
2021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61 | 186563 |
2021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歷史 | 本科 | 460 | 83874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9 | 189560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8 | 190735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5 | 194237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4 | 195387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3 | 197435 |
2021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51 | 199844 |
2021 | 廣州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49 | 202477 |
2021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物理 | 本科 | 448 | 203259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552 | 53027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542 | 17506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地方專項)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534 | 69740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地方專項)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525 | 26137 |
2020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508 | 37173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中外合作)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505 | 39117 |
2020 | 廣州航海學院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93 | 115847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中外合作)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90 | 119713 |
2020 |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480 | 58192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其它)(中外合作)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477 | 61009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(其它)(中外合作)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69 | 144818 |
2020 |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59 | 156989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457 | 77510 |
2020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文科 | 本科 | 452 | 82438 |
2020 | 廣東工業(yè)大學華立學院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38 | 182601 |
2020 | 廣東白云學院 | 廣州市 | 理科 | 本科 | 437 | 184650 |
全國100所醫(yī)學院校實力排行榜
醫(yī)學專業(yè)是這幾年高考志愿填報的大熱門,在院校合并后,除了中醫(yī)類學科,醫(yī)學類學科實力最強的幾乎都是綜合類985高校,因此,分數(shù)一直居高不下。
為了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全面了解各大學醫(yī)學類學科的實力,根據(jù)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(jié)果,把醫(yī)學類的五個學科評比結(jié)果整理出來,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。
一、臨床醫(yī)學
臨床醫(yī)學 | |||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評估結(jié)果 | 位次百分位 |
1 | 上海交通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2 | 浙江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3 | 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 | A | 2%~5% |
4 | 復旦大學 | A | 2%~5% |
5 | 北京大學 | A- | 5%~10% |
6 | 首都醫(yī)科大學 | A- | 5%~10% |
7 | 華中科技大學 | A- | 5%~10% |
8 | 中南大學 | A- | 5%~10% |
9 | 中山大學 | A- | 5%~10% |
10 | 四川大學 | A- | 5%~10% |
11 | 中國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2 | 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3 | 南京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4 | 山東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5 | 重慶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6 | 第二軍醫(yī)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7 | 第四軍醫(yī)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8 | 天津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19 | 大連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20 | 吉林大學 | B | 20%~30% |
21 | 同濟大學 | B | 20%~30% |
22 | 鄭州大學 | B | 20%~30% |
23 | 武漢大學 | B | 20%~30% |
24 | 西安交通大學 | B | 20%~30% |
25 | 南方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26 | 南開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7 | 河北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8 | 山西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9 | 蘇州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0 | 溫州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1 | 安徽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2 | 南昌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3 | 廣州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4 | 昆明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5 | 徐州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6 | 濟南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7 | 暨南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8 | 汕頭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9 | 廣西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0 | 蘭州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1 | 寧夏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2 | 新疆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3 | 青島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4 | 錦州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45 | 延邊大學 | C | 50%~60% |
46 | 江蘇大學 | C | 50%~60% |
47 | 南通大學 | C | 50%~60% |
48 | 廈門大學 | C | 50%~60% |
49 | 新鄉(xiāng)醫(yī)學院 | C | 50%~60% |
50 | 廣東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51 | 貴州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52 | 河北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3 | 內(nèi)蒙古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4 | 浙江中醫(yī)藥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5 | 蚌埠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56 | 河南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7 | 西南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8 | 遵義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59 | 青海大學 | C- | 60%~70% |
60 | 石河子大學 | C- | 60%~70% |
二、口腔醫(yī)學
口腔醫(yī)學 | |||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評估結(jié)果 | 位次百分位 |
1 | 北京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2 | 四川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3 | 第四軍醫(yī)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4 | 上海交通大學 | B+ | 10%~20% |
5 | 南京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6 | 武漢大學 | B+ | 10%~20% |
7 | 中山大學 | B+ | 10%~20% |
8 | 首都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9 | 中國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10 | 浙江大學 | B | 20%~30% |
11 | 山東大學 | B | 20%~30% |
12 | 天津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3 | 吉林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4 | 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5 | 同濟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6 | 大連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7 | 廣西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8 | 重慶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9 | 西安交通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0 | 安徽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21 | 華中科技大學 | C | 50%~60% |
22 | 中南大學 | C | 50%~60% |
23 | 昆明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24 | 南開大學 | C- | 60%~70% |
25 | 河北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26 | 溫州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27 | 蘭州大學 | C- | 60%~70% |
28 | 南方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三、中醫(yī)學
中醫(yī)學 | |||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評估結(jié)果 | 位次百分位 |
1 | 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2 | 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3 | 南京中醫(yī)藥大學 | A- | 5%~10% |
4 | 天津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5 | 黑龍江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6 | 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7 | 成都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8 | 遼寧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9 | 浙江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0 | 山東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1 | 湖南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2 | 長春中醫(yī)藥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3 | 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4 | 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5 | 首都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6 | 江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7 | 河南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8 | 湖北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19 | 廣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0 | 貴陽中醫(yī)學院 | C | 50%~60% |
21 | 陜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 | 50%~60% |
22 | 甘肅中醫(yī)藥大學 | C | 50%~60% |
23 | 廈門大學 | C- | 60%~70% |
24 | 云南中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25 | 河北中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四、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
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 | |||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評估結(jié)果 | 位次百分位 |
1 | 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2 | 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3 | 復旦大學 | A- | 5%~10% |
4 | 南京中醫(yī)藥大學 | A- | 5%~10% |
5 | 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 | A- | 5%~10% |
6 | 天津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7 | 大連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8 | 遼寧中醫(yī)藥大學 | B+ | 10%~20% |
9 | 四川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0 | 南方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1 | 北京大學 | B | 20%~30% |
12 | 黑龍江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3 | 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4 | 華中科技大學 | B | 20%~30% |
15 | 成都中醫(yī)藥大學 | B | 20%~30% |
16 | 第二軍醫(yī)大學 | B | 20%~30% |
17 | 天津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8 | 河北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19 | 浙江中醫(yī)藥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0 | 湖南中醫(yī)藥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1 | 第四軍醫(yī)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2 | 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 | C+ | 40%~50% |
23 | 上海交通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4 | 中國藥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5 | 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6 | 山東中醫(yī)藥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7 | 暨南大學 | C+ | 40%~50% |
28 | 首都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29 | 江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 | 50%~60% |
30 | 中山大學 | C | 50%~60% |
31 | 新疆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32 | 河北中醫(yī)學院 | C | 50%~60% |
33 | 湖北中醫(yī)藥大學 | C- | 60%~70% |
34 | 廣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- | 60%~70% |
35 | 西安交通大學 | C- | 60%~70% |
36 | 陜西中醫(yī)藥大學 | C- | 60%~70% |
37 | 揚州大學 | C- | 60%~70% |
五、基礎(chǔ)醫(yī)學
基礎(chǔ)醫(yī)學 | |||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評估結(jié)果 | 位次百分位 |
1 | 北京大學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2 | 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 | A+ | 前2%或前2名 |
3 | 復旦大學 | A | 2%~5% |
4 | 上海交通大學 | A- | 5%~10% |
5 | 浙江大學 | A- | 5%~10% |
6 | 中山大學 | A- | 5%~10% |
7 | 第二軍醫(yī)大學 | A- | 5%~10% |
8 | 天津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9 | 蘇州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0 | 南京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1 | 山東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2 | 華中科技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3 | 中南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4 | 四川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5 | 南方醫(yī)科大學 | B+ | 10%~20% |
16 | 首都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17 | 中國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18 | 大連醫(yī)科大學 | B | 20%~30% |
19 | 吉林大學 | B | 20%~30% |
20 | 同濟大學 | B | 20%~30% |
21 | 武漢大學 | B | 20%~30% |
22 | 西安交通大學 | B | 20%~30% |
23 | 第四軍醫(yī)大學 | B | 20%~30% |
24 | 南開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5 | 河北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6 | 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7 | 南通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8 | 鄭州大學 | B- | 30%~40% |
29 | 暨南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0 | 重慶醫(yī)科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1 | 蘭州大學 | B- | 30%~40% |
32 | 徐州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3 | 安徽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4 | 廈門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5 | 南昌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6 | 南華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7 | 廣西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8 | 貴州醫(yī)科大學 | C+ | 40%~50% |
39 | 青島大學 | C+ | 40%~50% |
40 | 山西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41 | 新鄉(xiāng)醫(yī)學院 | C | 50%~60% |
42 | 汕頭大學 | C | 50%~60% |
43 | 廣州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44 | 昆明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45 | 寧夏醫(yī)科大學 | C | 50%~60% |
46 | 石河子大學 | C | 50%~60% |
47 | 華北理工大學 | C- | 60%~70% |
48 | 錦州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49 | 江蘇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0 | 溫州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1 | 蚌埠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52 | 湖南師范大學 | C- | 60%~70% |
53 | 桂林醫(yī)學院 | C- | 60%~70% |
54 | 新疆醫(yī)科大學 | C- | 60%~70% |
山東第一醫(yī)科大學廣東錄取
時間:2025-05-16 09:0:50西藏大學廣東錄取分數(shù)線及
時間:2025-05-16 04:0:32漳州理工職業(yè)學院廣東錄取
時間:2025-05-15 23:0:16河北工業(yè)大學廣東錄取分數(shù)
時間:2025-05-15 15:0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