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高考資訊 > 正文
自主招生,家長不必瞎折騰
高校本年度自主招生簡章還沒發(fā)布,自主招生戰(zhàn)的鑼鼓就已經(jīng)敲響。
據(jù)《中國青年報》近日報道,為了讓孩子能通過自主招生初審,家長們早已開始“奔波策劃”“各顯神通”:有的幫孩子準備資料,有的為孩子開社會實踐活動證明,有的把孩子送進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科研……
在高考之外,“自主招生”成了第二戰(zhàn)場。它被視作捷徑,一旦抄了這條小道,考生就能得到5到60分不等的加分。于是,一些家長忙著為孩子制作漂亮簡歷;各類培訓機構也聞風而動,為考生提供包括學校選擇、開具證明、材料書寫和筆試面試指導等一條龍服務。
這都不足為奇。有考試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只是,如果考生真的不具備沖擊加分的實力,家長這么一通折騰,有必要嗎?
其實,一個能夠看到的變化是,現(xiàn)代教育越發(fā)重視綜合素質(zhì)。不僅是在高校有自由裁量權的“自主招生”,就是在普通高校的招生制度改革中,也明確提出“兩依據(jù)、一參考”,突出綜合素質(zhì)評價作用。就在前不久剛剛發(fā)布的新版高中課程方案和標準里,也首次提出了“核心素養(yǎng)”的概念,強調(diào)觀念、品格和能力。
而這些,功夫都在平時,都很難靠所謂的“考前突擊”一蹴而就。
另一個方面,自主招生想要的“具有學科特長和創(chuàng)新潛質(zhì)的優(yōu)秀學生”,可以用簡歷和培訓包裝出來嗎?難!
對,家長是可以為孩子的履歷“錦上添花”,但前提是這本身就得是塊“錦”,“花”也不能憑空捏造。否則,考生還未踏上高等教育求學之路,就先在學術道德上栽了跟斗。
對,培訓機構也確實能提供一些考試技巧,教考生一些套路,不過,那也是表面文章,若要用培訓機構傳授的套路唬住面試官,還是有些“太傻太天真”。
經(jīng)歷多年自主招生實踐洗禮,高校面試官也閱人無數(shù),他們要找到的,是符合學校專業(yè)需要的,有成才潛質(zhì)、有拼搏志向的人才。
自主招生本是給“怪才”另辟的一條路,但仿佛每次有這樣的特殊路徑出現(xiàn),整個社會就鉚足了勁,試著把它改成一條傳統(tǒng)平庸的路??練習、備考和培訓,每個詞,都充滿了“傳統(tǒng)”氣息,但它偏偏就成了自主招生的衍生品。這樣一條為“可能被高考淹沒但確實有才華”考生留出的路,上面也擠滿了投機者。
不過也沒事,只要高校在招生設計上有智慧,在人才選拔上有桿秤,李鬼裝成李逵蒙混過關的可能性就不大。其實,何必看到路就非要走?如果考生并沒有某一學科的突出才華,那也沒關系,好好備戰(zhàn)高考,成績同樣會給你回報。
高考報考警校分數(shù)線是多少
時間:2024-09-19 08:0:342025年公布的全國高校第五
時間:2024-09-19 08:0:53高考社會考生報考軍校的條件
時間:2024-08-12 09:0:45社會考生報名高考的注意事
時間:2024-08-12 09:0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