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一年高考在即,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(yè)?選學校選專業(yè)又有哪些技巧?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化學專業(yè)錄取分數(shù)線數(shù)據,包含近三年長江師范學院材料化學專業(yè)最低錄取分數(shù)和最低位次排名,和專業(yè)招生方向等數(shù)據。
1、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物理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510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2389名;
2、在湖南省份2021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物理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507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5261名;
3、在海南省份2021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綜合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548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9429名;
4、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物理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500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59238名;
5、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理科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511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93107名;
6、在甘肅省份2022年的長江師范學院材料類專業(yè)理科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是421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4019名;
專業(yè)序號 | 專業(yè)名稱 | 年份 | 錄取省份 | 科目 | 選科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(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專業(yè)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河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02 | 85294 |
2 | 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專業(yè)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河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00 | 90630 |
3 | (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山西 | 理科 | - | 471 | 53966 |
4 | (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山西 | 理科 | - | 443 | 73170 |
5 | 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江蘇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476 | 110413 |
6 | 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江蘇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489 | 118189 |
7 | (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專業(yè)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浙江 | 綜合 | 化 | 551 | 106317 |
8 | (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專業(yè)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浙江 | 綜合 | 化 | 548 | 100892 |
9 | (5625元/年;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安徽 | 理科 | - | 486 | 102356 |
10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福建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 | 505 | 50732 |
11 | (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。與山東科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福建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選考科目 | 490 | 57736 |
12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江西 | 理科 | - | 503 | 61757 |
13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江西 | 理科 | - | 482 | 80329 |
14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山東 | 綜合 | 化 | 496 | 158937 |
15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專業(yè)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山東 | 綜合 | 化 | 491 | 171245 |
16 | (5625元/年;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河南 | 理科 | - | 492 | 149109 |
17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湖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10 | 62389 |
18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湖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00 | 63092 |
19 | (包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07 | 75261 |
20 | (包含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477 | 94677 |
21 | (理工類,4年,5625元/年,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。為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廣西 | 理科 | - | 439 | 69235 |
22 | 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海南 | 綜合 | 化 | 548 | 19429 |
23 | 包含專業(yè):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;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海南 | 綜合 | 化 | 559 | 18176 |
24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重慶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500 | 59238 |
25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重慶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465 | 60361 |
26 | (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專業(yè)備注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四川 | 理科 | - | 511 | 93107 |
27 | (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專業(yè)備注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四川 | 理科 | - | 492 | 108045 |
28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(語種:不限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貴州 | 理科 | - | 437 | 62368 |
29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(語種:不限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貴州 | 理科 | - | 434 | 62133 |
30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主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陜西 | 理科 | - | 430 | 74435 |
31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甘肅 | 理科 | - | 421 | 44006 |
32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甘肅 | 理科 | - | 421 | 44019 |
33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青海 | 理科 | - | 334 | 16430 |
34 | (包含專業(yè)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(類),采用“1+2+1”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青海 | 理科 | - | 342 | 15556 |
35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1 | 新疆 | 理科 | - | 389 | 20498 |
36 | (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材料化學)材料類專業(yè) | 2022 | 新疆 | 理科 | - | 374 | 22302 |
37 | 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浙江 | 綜合 | 化 | - | - |
38 | 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浙江 | 綜合 | 化 | 557 | 93537 |
39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,詳情見學校招生章程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福建 | 理科 | - | 487 | 49452 |
40 | (此專業(yè)培養(yǎng)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專業(yè)人才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“卓越工程師班”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部分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19 | 福建 | 理科 | - | 463 | 49464 |
41 | (為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,詳情見我校招生章程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506 | 74780 |
42 | (此專業(yè)培養(yǎng)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專業(yè)人才。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“卓越工程師班”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部分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19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493 | 63489 |
43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,詳情見我校招生章程。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重慶 | 理科 | - | 474 | 54804 |
44 | (此專業(yè)培養(yǎng)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專業(yè)人才。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“卓越工程師班”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部分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。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19 | 重慶 | 理科 | - | 494 | 55807 |
45 | (專業(yè)備注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專業(yè),詳情見我校招生章程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20 | 四川 | 理科 | - | 522 | 88144 |
46 | (專業(yè)備注:此專業(yè)培養(yǎng)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專業(yè)人才。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“卓越工程師班”,采用1+2+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部分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19 | 四川 | 理科 | - | 534 | 90765 |
47 | (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卓越工程師班”,采用121培養(yǎng)模式,選拔部分優(yōu)秀學生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兩年)(教學地點:重慶市市轄區(qū)涪陵區(qū)聚賢大道號主校區(qū))材料化學專業(yè) | 2019 | 陜西 | 理科 | - | 458 | 70723 |
長江師范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。學校始建于1931年,1958年開始高等教育,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。2001年,涪陵師范高等?茖W校和涪陵教育學院合并成立涪陵師范學院,2006年更名為長江師范學院。學校所在地重慶市涪陵區(qū),位于長江與烏江交匯處,是聞名中外的“榨菜之鄉(xiāng)”和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(qū)。作為重慶主城新區(qū)、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重要支點城市、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(fā)區(qū),涪陵已建成綜合保稅區(qū)、國家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園,正加快建設國家高新區(qū)、重慶重要先進制造業(yè)基地、區(qū)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開放創(chuàng)新中心、長江上游重要生態(tài)屏障區(qū)。學校校園占地面積近1740畝,校舍建筑面積68.47萬平方米,館藏各類載體文獻1055.8萬冊(種),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.94億元,系重慶市首批智慧校園建設示范學校。學校面向全國27個。ㄊ小⒆灾螀^(qū))招生,現(xiàn)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萬余人,學歷留學生近200人,少數(shù)民族預科生近100人!笆濉币詠,學校辦學實力顯著提升,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由2017年全國445名躍升至309名;在全國師范院校排名中由全國72名躍升至49名;在全國693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綜合競爭力排行中排名第5位。人才隊伍邁上新臺階。現(xiàn)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,其中正高職稱178人,副高職稱363人,博士學位教師469人。專任教師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,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、重慶市特殊人才支持計劃、重慶市英才計劃、重慶市巴渝學者等市級人才54人。另有雙聘院士2名、“巴渝海外引智計劃”高級專家10人,兼職博士生導師12人、碩士生導師115人。有重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個、重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。教育教學呈現(xiàn)新氣象。學校深入推進本科教育“四個一流”建設計劃,全面啟動“新師范”“新工科”建設行動計劃,設有21個二級教學院(部)、5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(yè),其中,有國家級特色專業(yè)1個、市級特色專業(yè)10個、市級特色學科專業(yè)群2個、市級一流專業(yè)11個、市級一流課程24門。立項市級新型二級學院2個、市級現(xiàn)代產業(yè)學院2個,建有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1個、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、市級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創(chuàng)新實驗區(qū)5個。近三年,學生在“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、中國大學生數(shù)學建模競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近900項。在2016-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(本科)中排名第226位(全國1199所)。新生報到率突破96%,平均年終就業(yè)率超過97%。學生年均考研錄取人數(shù)已突破570人,占畢業(yè)生人數(shù)的近11%。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。學校深入推動學科建設“高峰計劃”,學科建設質量顯著提升,F(xiàn)有“十四五”市級重點學科7個、市級研究生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基地5個。建有省級及以上科研創(chuàng)新平臺18個,其中與國家民委等部委聯(lián)合共建研究基地3個、
長江師范學院的英語專業(yè)分
時間:2025-05-16 16:0:57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的朝鮮語
時間:2025-05-16 06:0:54重慶文理學院的食品科學與
時間:2025-05-15 20:0:47重慶城市職業(yè)學院的園林工
時間:2025-05-15 01:0:57